家庭教育,是家长在有意识的言传身教和无形的家庭氛围下,对孩子进行的教化行为,是每个孩子人生中最先接触到的教育,对孩子的三观起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然而,有关调查显示,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应该关注什么呢?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对此给出的答案是:“陪伴、阅读、习惯”。困惑的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摘录自朱永新于“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第六场讲座发言稿。
........................................
现在的家长,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对现代信息平台的利用,很多班级的家长都有两个群:
一个是班级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家校互动群,教师随时将班级孩子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通过微信告知家长,家长也积极予以回应;二是班级家长自己建立起来的微信群,撇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相互之间交流育儿的心得。
按理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也常常让家长感到苦恼。其中较多的苦恼来自各家孩子之间的互相攀比。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往往会让很多家长感到好奇,多方打听是否参加了什么辅导,或者家庭教育中有什么诀窍......
其实,家庭教育并没有什么别的诀窍,好歹都离不开以下三个关键词。
01
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
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一个父亲是当地很著名的企业家,很忙,不是请人家吃饭,就是人家请他吃饭,跟自己的女儿没有很多接触。
孩子上了小学后,因为参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会定期给孩子父母亲写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
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
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
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
02
阅读:“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
《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
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
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阅读是有胃口的,一开始让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慢慢的,其他东西就不爱吃了,他只对肯德基、麦当劳感兴趣,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好东西。读书也是
这样,读了一些糟糕的书,对其他的好书就没有鉴赏力了。
03
习惯:教育是否成功在于有没有好习惯
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但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读书时拿100分,到了社会上连书都不看。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
我父亲给我最大的礼物就是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他让我每天早晨5时起床写毛笔字,毛笔字没有写好,但是每天早晨5时起床成了我一生的习惯。现在我每天8时左右离开家去上班。这当中有三个小时可以用来阅读写作,几年积累下来,出了4本书。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