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让生活充满爱与童真
“绘本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一个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欢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多罗西·怀特《关于孩子们的书》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
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绘本是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图书类型。绘本对幼儿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良好品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绘本不仅是儿童日常学习中的好玩伴,也是我们训练课堂中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具,因为它可以让语言治疗过程更丰富快乐,在提升孩子语言能力和发音能力上功不可没。
什么是绘本?
绘本,是英文picture book的译词,主要是从日本、台湾地区传来后近几年开始普及的词,也叫图画书。广义的图画书包括图文并茂的各种图书形式,其中“以图为主(或甚至无字),图文共同讲故事”的狭义的图画书,我们将它叫做绘本。绘本的图不仅是图解文字的插图,而且图也在以不同于文字的方式讲故事,适合于那些还不识字,但读图能力却在迅速发展中的幼儿阅读。绘本并不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文章之所以能成为“文章”,不在于它由多少文字组成,而在于它背后的文化精髓;绘本之所以能被称为“绘本”,也不在于它有多少个字、多少幅插图,不在于简单的图文搭配,而在于蕴藏在绘本里的精神内核。有时候, 绘本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孩子的视角,为你讲述一件简单但又好玩的趣事。有时候, 绘本也可以是一个幽默的笑话,另辟蹊径,带给你无穷无尽的欢乐。有时候, 绘本也会是一首诗歌,着笔于光怪陆离的世界,带给你诗意的想象。有时候, 绘本还会是一个别的地方都没有的奇妙世界,拥有着自己的完整体系,静静等待新冒险者的到来。
你知道绘本的发展史吗?
绘本的诞生源于文艺复兴建立起来的新的儿童观,人类一直把儿童视为小大人,是成人的准备期,要求非常的严格和苛刻,加上当时基督教统治欧洲时期“人生而有罪”的原罪说,使得社会对儿童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怜悯。20世纪60年代初,一本叫做《儿童的世纪》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宣称最早在16世纪之前根本没有童年这回事,孩子年纪小这是当然,但在生活内容方面他们跟大人相同。他们穿大人穿的衣服和大人一起劳动竞争社交和玩耍,孩子会在三岁后就被安排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很多孩子5岁的时候开始从事烟囱清扫工,那些只有6岁的孩子会被送到矿里干活,由于常年见不到阳光,许多人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发育不良、体质衰弱等等,儿童的悲惨可见一斑。文艺复兴之后,随着人文主义的崛起,一批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和人文主义先驱开始提出新的儿童观。这当中以16世纪荷兰哲学家伊拉斯穆、17世纪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和18世纪法国启蒙启蒙思想家卢梭为代表,儿童是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不是成人的准备期,我们应当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的独立的生活价值等等。
伴随着新建立起来的儿童观,阿姆斯夸美纽斯1658年在德国纽伦堡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带有插图的儿童书《世界图解》,它是作者根据他所提出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了一部小学教科书,书里面附有插图的短文150多篇内容包括自然人类生活、社会生活和语言文字等等,试图授予以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本书,虽然只是一本非常初级的儿童插图,图文之间的关系和我们上面说到的图画书绘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本书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兴起。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绘本的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近360年,《世界图解》只是现在绘本诞生了一个萌芽,在这个基础上又前行了200年才迎来了绘本向现代绘本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的推进。19世纪彩色印刷术的发明功不可没,当年伦敦的一位出版家艺术家爱德华艾文斯,他大力的发展彩色印刷技术,把彩色印刷技术达到了艺术的标准并且造就了三位现代图画书的先驱,他们分别是沃尔特克雷恩、伦道夫凯迪克和凯特格林纳威。1902年英国的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创作出版了彼得兔的故事,从而宣告了现代意义上第1本绘本。
为什么要读绘本?
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潜在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在0-6岁期间是最为显著的。有研究指出,0-3岁婴幼儿的语发展机会有大约50%是在绘本中获得的。拥有丰富绘本阅读经验的儿童在语言表达、词汇量、理解能力、倾听能力等方面的言语表达能力上都要优秀于那些较少有绘本阅读经验的儿童。绘本创作者使用儿童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再将主题巧妙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与内容丰富的故事。绘本无形中便培养出儿童精湛的语言能力。
养成习惯,提高沟通学习能力
每本书都是一个生活习惯,每页都有重复,但都很生动。虽然我们成人觉得有点乏味,但对于宝宝来说里面有他们喜欢的小动物,而且情节简单他们可以理解,所以他们就会喜欢
会让孩子懂得许多道理
每一则绘本故事都有它其中的寓意。孩子可以通过绘本故事从中懂得一些道理,也可以明白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做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有时单靠大人说教效果不明显。绘本故事中的情节会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引起积极的思考,有了思考才会引发记忆,加深印象。
培养审美能力,激发艺术想象力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借助丰富的图画使孩子在阅读文字时觉得更简单,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这些制作精良的大师级的绘本,用笔精致,图画精美,构图配色高明,无形中让孩子感染美学,也会刺激孩子的丰富想像力,进而拥有创造力。
培养性格,学会管理情绪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画面,让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因此,绘本的阅读,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这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从丰富生动的故事中,他们可以学会积极、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所谓“缺陷”,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学习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绘本为儿童养成用图像思考的习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为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系列连贯图画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图为主,图文结合,所以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提高思考连贯性,丰富想象力。瑞士莫尼克.弗利克斯的代表作《无字书》系列作品,没有一个字,却生动表现了聪明可爱的小老鼠的独特意识和情感世界,画面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儿童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在阅读绘本时,总想从画面上得到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儿童阅读绘本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亲子互动,增进父母与孩子感情
0到6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期,该阶段的阅读方式应以亲子阅读为主,这不仅是儿童吸收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一种情感需求。阅读关于亲情的绘本,能让儿童更加懂得亲情的深刻含义。比如《熊爸爸和小熊》里面就有很多小熊和爸爸一起玩的,有时候熊爸爸就看着小熊玩,不管什么时候小熊转身熊爸爸都会在那里,这就是爸爸的爱。那段时间孩子玩一会儿会对我讲:”妈妈,我爱你。“”爸爸,我也爱你。“”我还爱我自己。”
让孩子扩展知识面,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渗透科学教育内容的绘本也崭露头角,许多绘本用传统优雅的绘画手段、生活化的情节和趣味活泼的图像,向孩子们展示迷人的科学天地,引导孩子向往科学、热爱科学。如由中国东方编辑小组编写出版的《蒲公英科学小百科》,就是一套引人入胜的百科全书,它涵盖动植物、天文地理、气象、物理、化学等领域,深入浅出,趣味纵横。
升华孩子的精神境界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如《圆圆的月亮》是一本诗情画意的绘本,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温馨的夜晚。窗边的少年、迷路的小狗以及迫不及待越出水面的小鱼……,虽然他们默默无语,但他们的内心都有着自己美好的祝福。
读绘本读什么?
关注表情
《南瓜汤》里动物的神情非常的丰富,特别是他们产生矛盾的时候啊那一副图画几个动物凑在一起表情非常的丰富,后来他们找不到鸭子,他们的着急,出去找之后替他的担心,以至于他们出去找也没有找到鸭子之后的沮丧,还有找到鸭子之后变得高兴全都能够在绘本的图画当中看得到,这也要通过前后的对比观察出来。再比如《小马过河》中,小松鼠、大黑牛的表情、小马不敢过河的表情、妈妈温柔安慰它的表情《给乌鸦的罚单》里,被乌鸦拉粑粑之后愤怒的行人的表情。《曹冲称象》中文武大将出主意之后,大象的表情等等。
注意观察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一园蔬菜成了精》开头萝卜当大王红果当娘娘一页 注意观察大王、娘娘和随从的位置、这是模仿的是人类世界的大王和娘娘的出行排场。后面几页的排兵布阵也是这样。但前后又有不同,这利用前后对比来回翻着读的方法,联系最后一页不难看出,最后一页就是正常的一园蔬菜,而不是排兵布阵的蔬菜。
绘本的引子。
一本优质的绘本有的时候会有一个固定的事物频繁出现在每一页的插图中,这给绘本的读者——小朋友带来来无限的乐趣,它起到串联前后故事情节的作用。比如《小马过河》中反复出现的一只小鸟,《曹冲称象》中反复出现的石头、鱼儿。《爷爷一定有办法》里面出现的小老鼠一家等等。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
关注文化特色的差异。
中国元素和外国元素是有很大差异的。如:《白萝卜回家了》中的驴子、房子的结构、萝卜、白薯、屋里的陈设、门口的松树、竹子等等处处透露着中国风,《一园蔬菜成了精》中的茄子、豆腐、菜园、《曹冲称象》中的方形印玺形状的图案、竖式的行文阅读方式等等,是要在绘本中仔细发现的。这与《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俄式风格是很不相同的。
绘本人说,绘本是有魔法的,它能带给我们瑰丽的想象,为我们创造诗意的空间,给予我们安定的力量和无所畏惧的勇气。润物细无声。而他们,正是“童心的守护者”,为孩子们缔造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永远带领孩子走在前头,披襟斩棘,砥砺前行。